Alexa

二氧化碳全存在這?德國新創用 AI 森林平台為企業打造吸碳大倉庫!

二氧化碳全存在這?德國新創用 AI 森林平台為企業打造吸碳大倉庫!
撰文: 科技報橘/Anice H.     分類:E永續環境     圖檔來源:達志 日期:2022-08-04

近幾年各國在製程減碳、發展綠電方面大肆佈局,而除了這些減碳方法之外,取得森林碳權其實也是一種有效的方式,不僅能連結企業社會責任與 ESG 倡議,也能同時兼顧生態多樣性。

來自德國的「Pina Earth」就是一間致力於為植樹換碳權,打造可持續性之交易與管理平台的科技新創,他們相信 「若能以永續性方法經營林業,就能提高每一片森林的固碳(碳儲存)能力」,而要達成此目標,就必須刻意選擇種植對水和高溫更具適應彈性的樹種,並且持續投資造林與維護。

透過植物吸收及儲存二氧化碳的「森林碳匯」

 

植物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行光合作用,樹木可把空氣中 4 公斤的二氧化碳轉成 1 公斤的木材,這樣的碳匯(carbon sink)就成了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「倉庫」;執行專案後該地區所增加的碳匯量,則可出售給企業申請作為碳權使用。

 

AI 預測模型 + 遠端監控,有效改善碳權質量

 

Pina Earth 正努力為歐洲大陸的森林建立起一個數位平台,藉以維繫管理林地主人、碳權額度買家之間的供給與需求,並且加入創新科技的輔助,來確保每一筆碳權額度交易,都能對環境永續產生正面貢獻。

 

執行層面上團隊運用 AI 模型,預測氣候變遷將如何影響森林未來的生長情況,事前提防異常乾旱、森林大火、植物疫病蟲害等;同時搭配遠程數據收集(remote data capture)監控森林碳匯的個案情形,協助每片林地的固碳能力持續改善。

 

種子輪融資成功

 

這間氣候科技新創是由矽谷創投 Y Combinator 於 2021 年孵化成立,於七月初宣布獲得 25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──由法、德兩國合資的風險投資公司「XAnge」領投,英國 VC「Nordstar」和一批天使投資人、連續創業者跟投,其中包含 YC 合夥人 Gustaf Alstromer,以及氣候科技 VC「Climate Capital」合夥人 Sundeep Ahuja。

 

儘管團隊才剛萌芽,Pina Earth 卻不畏懼針對爭議性仍高的碳補償(carbon offsetting)誘因,提出替代性解決方案;他們尤其善用制度設計,像是換取額外且可出售之碳額度、打造經常性收入,鼓勵林地或草坪主人盡可能增加樹種/生態多樣性,並且推廣氣候調適植樹策略,準備應對越來越極端的天氣型態。

 

森林碳匯需要經營,誘因足夠是成功關鍵

 

換言之,Pina Earth 不單單只是協助林地所有人上網登記碳匯意願,再出售所得碳匯、獲取報酬,而是與這些碳匯供給者建立夥伴關係,策略性地經營林地,共同朝向永續前進。

 

與市場既有之碳補償方案相比,Pina Earth 平台最大的區別在於提供給林地主人的金錢性誘因:為了維護並提高土地的固碳能力,林地主人勢必得做出成本相對高昂的經營措施,而 Pina Earth 平台就要透過碳額度補助方式,實際支持這類有利於永續造林的行動。

 

取得種子輪資金後,團隊表示將持續進行產品研發,尤其是檢查個案區域的林地品質、數據收集能力、碳優化潛力評估,以及個案申請之審核等關鍵步驟,進一步把這些過程自動化。

 

儘管 Pina Earth 創辦人尚未說明是否進一步融資,但對外宣稱道「不只歐洲,全球各地都有森林持有人、土地開發商與我們接洽。歐洲有一半以上的森林都有極高的氣候風險,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」。

 

目前 Pina Earth 也正在德國佔地 1200 公頃森林進行試點計畫,未來會從德國出發往歐洲各國邁進。

 

延伸閱讀:

煉鋼鐵有機會不排碳?美新創將「石油放回地底」,要綠化全球最髒產業!

碳捕捉技術發展像無頭蒼蠅?各企業減碳目標躊躇不前,比爾蓋茨能源基金完全沒在怕!

 

※本文授權自科技報橘,原文見此

基金名稱(幣別)
一周績效(%)